

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簡介
Mininal invasive knee arthroplasty
找回自由步伐,重啟美好人生

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
(Total knee arthroplasty)
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(Total Knee Arthroplasty, TKA)是目前治療末期膝關節退化最常見且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。當病人因退化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外傷後關節炎導致膝蓋嚴重疼痛、變形,影響日常行走與生活時,便建議接受此手術。手術過程會移除受損的股骨遠端、脛骨近端及髕骨關節面,並由金屬與高分子材料製成的人工關節元件取代,以恢復平順的關節運動。
手術 能顯著減輕疼痛、矯正畸形、改善活動度,讓病人重拾行動力與生活品質。隨手術技術進步,其存活率已達15至20年以上。

全人工膝關節的組成
全人工膝關節(Total Knee Arthroplasty, TKA)的組成主要包含三大部分:
- 股骨部分(Femoral Component)
材質:多為 鈷鉻合金 或 鈦合金(較不引起金屬過敏)。
功能:覆蓋在股骨遠端,模擬自然股骨髁的形狀,與脛骨墊片接觸,形成主要活動面。
- 脛骨部分(Tibial Component)
- 脛骨托盤(Tibial baseplate):金屬材質(鈷鉻合金 或 鈦合金),固定於脛骨近端。
- 聚乙烯墊片(Polyethylene insert):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,提供股骨與脛骨之間的滑動及承重。
- 髕骨部分(Patellar Component)
多為 聚乙烯圓盤,固定於髕骨後方關節面。
功能:與股骨前方溝槽接觸,減少髕股關節摩擦與疼痛。
- 總結:人工膝關節主要由 股骨元件、脛骨元件(托盤+墊片)、髕骨元件 所構成,金屬與高分子材料搭配設計,藉以取代受損關節面並恢復平順運動。

術後成果
1. 疼痛改善
大部分病人在術後 疼痛可明顯減輕或消失,特別是因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慢性疼痛。
可望減少止痛藥物依賴。
2. 功能恢復
術後復健完成後,病人可 恢復日常生活活動,如步行、上下樓梯、短時間站立。
3. 畸形矯正
膝內翻(O型腿)、膝外翻(X型腿) 可獲得明顯改善,關節力線恢復,減輕步態異常。
4. 生活品質提升
多數病人可重拾社交活動與適度運動(如散步、游泳、騎腳踏車)。
© 2021-2025


